357【老手与菜鸟】
推荐阅读:山沟里的制造帝国、沧元图、大唐不良人、孙猴子是我师弟、星临诸天、无限先知、超灵气时代、血税、天涯海阁小师妹、娱乐超级奶爸、
达延汗此时非常郁闷,他若不引诱大同府官兵,早就跑去别的地方劫掠了。
里里外外耽误好几日,眼看着已将敌人包围。只需再轮番骚扰佯攻,以大明官军的士气,顶多三五天就必然自行崩溃。
可关键时候,居然起了大雾!
此时,达延汗已经聚集近两万骑兵,相较昨天的兵力提升一倍。他引军来到应州城下,生不出丝毫攻城欲望,全骑兵阵容拿头去撞墙啊?
达延汗下令道:“兵分两路,往北去大同府周边劫掠。”
按照以往的经验,整个大同镇的机动兵力,基本上就全在应州了。只要蒙古大军挥师往北,就不会遭遇任何抵抗,顺便还可以边抢边撤军,一路抢到长城就能回家过冬。
“鞑子退了!”
王勋、张輗、萧滓、时春、麻升、高时六位边将,趴在城头用千里镜观察。除了王勋和张輗,其余将领全都松了口气。
“不能让鞑子离开!”王勋突然说。
张輗郁闷道:“对,不能让鞑子离开,陛下的军令是拖住鞑子主力。”
“怎么拖住?”萧滓问道。
麻升嘀咕说:“反正我没那么大本事,谁爱去谁去。”
张輗老奸巨猾,分析道:“鞑子从西北抢过来,总不可能把抢过的地方再抢一遍。他们会往哪里进军?”
众将顿时惊骇不已,这些蒙古骑兵,必然直奔大同府方向而去,可皇帝也正率兵从那里过来!
如果应州官兵不出兵拖延,达延汗必然跟朱厚照撞个正着。万一再来个“土木堡”之变,他们这些家伙全都有罪,最轻处罚都是丢官下狱。
“快出城追击!”王勋下令。
其他四位边将虽不情愿,却只能硬着头皮跟随。这便是皇帝的作用,若非北方有个朱厚照,他们才不管友军死活呢。
达延汗在五里寨整兵北上,已然丧失骑兵的机动力。因为他抢了太多财货,还有不少掠来的人口,只能分散小股部队继续抢劫,自己亲率数千骑兵押着财货慢慢赶路。
刚刚启程不久,达延汗就得知应州明军追来,顿时惊讶万分:“这些明军有古怪,怎敢数次主动出城?”
“管他有甚古怪,这些汉人懦弱不堪,他们若敢出城,一并杀了就是!”一个蒙古少年突然接话。
此人名叫卜赤,年仅十多岁,是达延汗的长孙。
由于达延汗的长子已死,卜赤乃是蒙古汗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不过嘛,达延汗的十一个儿子当中,尤属第三子实力最强。如今统治着一半地盘,官职是济农(副汗),一旦达延汗猝然死去,他的第三子和长孙必然武力争夺汗位。
达延汗一直把长孙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教他如何打仗,如何协调和统治各部。当即训斥道:“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不是普通士兵,别只想着杀来杀去。明军以前都不敢出城,这次却不只一支部队,纷纷出城追击我们,你就不想想背后的原因?”
卜赤毕竟只是个少年,他说:“或许是前年被抢得太厉害,汉人的朝廷勒令他们必须出击。”
“也有这个可能,”达延汗思索道,“但可能性很小。从大同府过来的明军,昨天被我们团团围住,如果不是出现大雾,他们必然全军覆没。昨天遇到凶险,今天就主动出城,这不像明军该有的举动。”
“那会是什么原因?”卜赤问。
达延汗说:“可能大同来了一位文官当总督,他逼迫这些明军出战,想要在野外包围我们,最后再进行一次决战。”
卜赤高兴道:“那正好。以前明军都不敢出城,这次就陪他们决战,杀光明军之后,就能占领整个大同!”
达延汗摇头说:“我们为什么要南下劫掠?不仅是抢夺财货和人口那么简单。西边的商路,早已被瓦剌部落隔断,而明国也不跟我们交易,我们连茶叶都买不到。”
“那就不吃茶叶!”卜赤说。
达延汗道:“一直不吃茶叶,人就会容易生病,打仗也没有力气(缺乏维生素)。”
卜赤有些不信,他认为吃肉就有力气了。
达延汗继续说:“我们把明国抢得越狠,明国的皇帝和官员就越怕,他们就会允许边境互市,将茶叶、食盐、丝绸和铁器卖给我们。把大同占领了有什么用?大同一失,明国会彻底断绝贸易,那样反而对我们不利。记住,普通将士抢的是财货,我们是为了逼迫明国互市。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千万不要把事情搞混了。”
“额伯各(爷爷),我记住了。”卜赤点头道。
就在此时,又有哨骑来报,说西北方再次发现明军踪迹。
这次赶来的,是延绥副总兵朱銮,以及守备左卫都指挥徐辅。他们被朱厚照调去支援前线,赶到既定地点时,蒙古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所以说朱厚照瞎指挥呢,这一道军令,导致朱銮、徐辅等人,从大同镇北方绕了一个圈子。若非蒙古骑兵渐渐朝达延汗集结,这两人的队伍,估计现在还不知道在那儿凉快。
听到又有明军赶至,达延汗心中一惊:“传令全军,立即就近集结,然后向应州至平虏卫方向靠拢。”
不愧是统一蒙古的老狐狸,不愧号称“成吉思汗第二”。
达延汗虽然搞不清楚具体状况,但已经猜到朱厚照的军事计划。他立即改变前进路线,往自己已经抢过的方向而去,试图跳出那个虚无的包围圈。
接着,达延汗亲率两万骑兵,直扑正在接近应州的朱銮和徐辅。
朱銮和徐辅早就谨慎起来,因为前方的蒙古哨骑太多,用脚后跟思考都知道有蒙古大军。这两个家伙立即结成乌龟阵型,不求杀敌,只求自保。
而王勋、张輗、萧滓、时春、麻升、高时六人,也跟着蒙古大军追去,颇有将达延汗前后夹击的味道。
达延汗立即两面同时进攻,不让西北和南方的官军合兵一处。
战局对双方而言,都非常尴尬。
明军各部全是乌龟阵型,以防守为主,但他们的作战目标,却是主动出击拖住达延汗。
而达延汗的作战意图是“突围”,突破他想象中的虚无包围圈。但达延汗有两个事情很头疼,第一是他抢来的东西太多,实在舍不得就那样丢掉。第二是五万多蒙古大军,还有三万多分散在各地,他必须找个地方集结部队。
战至傍晚,双方互有死伤,各自结营休整。
达延汗撇开众将,单独给孙子上课:“明军定然有一位总督,正在率大军赶过来。我们可以立即撤走,但为什么不走呢?”
卜赤说:“因为有抢来的财货和人口不能舍弃。”
达延汗摇头道:“财货和人口,就算留在大同,来年也随时可以抢走,我怎么可能舍不得?但是,作为蒙古大汗,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顾及各部首领的想法。我舍得丢掉财货,他们却舍不得。如果这次空手而回,各部会在冬天死很多人。”
“杀几个不听话的,便能将他们震慑住。”卜赤道。
达延汗告诫道:“杀人立威,也要有合适时机。现在位于敌境,各部首领都不愿意放弃财货,我杀人就是跟所有部众作对。一次两次可以,多来几次,蒙古大汗就会失去该有的威信,从长远考虑很不值得。”
卜赤问:“那该怎么办?”
达延汗笑道:“跟明军演一场戏。派出部分骑兵,占领撤退要道,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撤走。然后就跟明军每天打仗,不需要硬碰硬,强攻明军大阵是很危险的。明军在等援兵,难道我不是在等部队集结吗?”
卜赤笑道:“等五万多大军集结完毕,我们就能把明军杀得片甲不留!”
达延汗摇头说:“不要轻视任何敌人。我们的骑兵速度更快,很可能集结得也更快,到时候再看情况进行战斗。若战局对我们不利,那就舍弃财货,立即向西撤走。”
“各部首领不反对吗?”卜赤问。
达延汗说:“如果是作战不利而舍弃财货,那我们就有足够理由,杀掉那些不听话的首领。既能保全军队,还能铲除异己。舍弃财货之后,五万多蒙古骑兵,想走就走,想打就打。若明军敢追击,必然拖散阵型,到时候我们就杀回去!明军大败,我们可以拿回财货;明军不追,我们也可撤走,大不了回去的路上再抢一些。”
卜赤崇拜道:“这主意太厉害了!”
达延汗又说:“做出这种部署,是因为明军骑兵不多。你如果跟瓦剌打仗,就不能这样做,因为瓦剌也都是骑兵。”
相比而言,朱厚照显得太嫩。
战前部署,朱厚照做得有板有眼,便是军中宿将都挑不出毛病。可一旦打起仗来,朱厚照就昏招频出,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和战局变化。
历史上,如果不是达延汗撤军途中死了,从而造成蒙古内部纷争战乱,再无能力南下入侵大明边境,这一仗还真不能简单判断谁输谁赢——因为蒙古人兵力损失不大。
达延汗纯属倒霉,就像一个赌场老千,莫名其妙栽在一个刚学会打牌的菜鸟手里。
里里外外耽误好几日,眼看着已将敌人包围。只需再轮番骚扰佯攻,以大明官军的士气,顶多三五天就必然自行崩溃。
可关键时候,居然起了大雾!
此时,达延汗已经聚集近两万骑兵,相较昨天的兵力提升一倍。他引军来到应州城下,生不出丝毫攻城欲望,全骑兵阵容拿头去撞墙啊?
达延汗下令道:“兵分两路,往北去大同府周边劫掠。”
按照以往的经验,整个大同镇的机动兵力,基本上就全在应州了。只要蒙古大军挥师往北,就不会遭遇任何抵抗,顺便还可以边抢边撤军,一路抢到长城就能回家过冬。
“鞑子退了!”
王勋、张輗、萧滓、时春、麻升、高时六位边将,趴在城头用千里镜观察。除了王勋和张輗,其余将领全都松了口气。
“不能让鞑子离开!”王勋突然说。
张輗郁闷道:“对,不能让鞑子离开,陛下的军令是拖住鞑子主力。”
“怎么拖住?”萧滓问道。
麻升嘀咕说:“反正我没那么大本事,谁爱去谁去。”
张輗老奸巨猾,分析道:“鞑子从西北抢过来,总不可能把抢过的地方再抢一遍。他们会往哪里进军?”
众将顿时惊骇不已,这些蒙古骑兵,必然直奔大同府方向而去,可皇帝也正率兵从那里过来!
如果应州官兵不出兵拖延,达延汗必然跟朱厚照撞个正着。万一再来个“土木堡”之变,他们这些家伙全都有罪,最轻处罚都是丢官下狱。
“快出城追击!”王勋下令。
其他四位边将虽不情愿,却只能硬着头皮跟随。这便是皇帝的作用,若非北方有个朱厚照,他们才不管友军死活呢。
达延汗在五里寨整兵北上,已然丧失骑兵的机动力。因为他抢了太多财货,还有不少掠来的人口,只能分散小股部队继续抢劫,自己亲率数千骑兵押着财货慢慢赶路。
刚刚启程不久,达延汗就得知应州明军追来,顿时惊讶万分:“这些明军有古怪,怎敢数次主动出城?”
“管他有甚古怪,这些汉人懦弱不堪,他们若敢出城,一并杀了就是!”一个蒙古少年突然接话。
此人名叫卜赤,年仅十多岁,是达延汗的长孙。
由于达延汗的长子已死,卜赤乃是蒙古汗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不过嘛,达延汗的十一个儿子当中,尤属第三子实力最强。如今统治着一半地盘,官职是济农(副汗),一旦达延汗猝然死去,他的第三子和长孙必然武力争夺汗位。
达延汗一直把长孙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教他如何打仗,如何协调和统治各部。当即训斥道:“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不是普通士兵,别只想着杀来杀去。明军以前都不敢出城,这次却不只一支部队,纷纷出城追击我们,你就不想想背后的原因?”
卜赤毕竟只是个少年,他说:“或许是前年被抢得太厉害,汉人的朝廷勒令他们必须出击。”
“也有这个可能,”达延汗思索道,“但可能性很小。从大同府过来的明军,昨天被我们团团围住,如果不是出现大雾,他们必然全军覆没。昨天遇到凶险,今天就主动出城,这不像明军该有的举动。”
“那会是什么原因?”卜赤问。
达延汗说:“可能大同来了一位文官当总督,他逼迫这些明军出战,想要在野外包围我们,最后再进行一次决战。”
卜赤高兴道:“那正好。以前明军都不敢出城,这次就陪他们决战,杀光明军之后,就能占领整个大同!”
达延汗摇头说:“我们为什么要南下劫掠?不仅是抢夺财货和人口那么简单。西边的商路,早已被瓦剌部落隔断,而明国也不跟我们交易,我们连茶叶都买不到。”
“那就不吃茶叶!”卜赤说。
达延汗道:“一直不吃茶叶,人就会容易生病,打仗也没有力气(缺乏维生素)。”
卜赤有些不信,他认为吃肉就有力气了。
达延汗继续说:“我们把明国抢得越狠,明国的皇帝和官员就越怕,他们就会允许边境互市,将茶叶、食盐、丝绸和铁器卖给我们。把大同占领了有什么用?大同一失,明国会彻底断绝贸易,那样反而对我们不利。记住,普通将士抢的是财货,我们是为了逼迫明国互市。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千万不要把事情搞混了。”
“额伯各(爷爷),我记住了。”卜赤点头道。
就在此时,又有哨骑来报,说西北方再次发现明军踪迹。
这次赶来的,是延绥副总兵朱銮,以及守备左卫都指挥徐辅。他们被朱厚照调去支援前线,赶到既定地点时,蒙古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所以说朱厚照瞎指挥呢,这一道军令,导致朱銮、徐辅等人,从大同镇北方绕了一个圈子。若非蒙古骑兵渐渐朝达延汗集结,这两人的队伍,估计现在还不知道在那儿凉快。
听到又有明军赶至,达延汗心中一惊:“传令全军,立即就近集结,然后向应州至平虏卫方向靠拢。”
不愧是统一蒙古的老狐狸,不愧号称“成吉思汗第二”。
达延汗虽然搞不清楚具体状况,但已经猜到朱厚照的军事计划。他立即改变前进路线,往自己已经抢过的方向而去,试图跳出那个虚无的包围圈。
接着,达延汗亲率两万骑兵,直扑正在接近应州的朱銮和徐辅。
朱銮和徐辅早就谨慎起来,因为前方的蒙古哨骑太多,用脚后跟思考都知道有蒙古大军。这两个家伙立即结成乌龟阵型,不求杀敌,只求自保。
而王勋、张輗、萧滓、时春、麻升、高时六人,也跟着蒙古大军追去,颇有将达延汗前后夹击的味道。
达延汗立即两面同时进攻,不让西北和南方的官军合兵一处。
战局对双方而言,都非常尴尬。
明军各部全是乌龟阵型,以防守为主,但他们的作战目标,却是主动出击拖住达延汗。
而达延汗的作战意图是“突围”,突破他想象中的虚无包围圈。但达延汗有两个事情很头疼,第一是他抢来的东西太多,实在舍不得就那样丢掉。第二是五万多蒙古大军,还有三万多分散在各地,他必须找个地方集结部队。
战至傍晚,双方互有死伤,各自结营休整。
达延汗撇开众将,单独给孙子上课:“明军定然有一位总督,正在率大军赶过来。我们可以立即撤走,但为什么不走呢?”
卜赤说:“因为有抢来的财货和人口不能舍弃。”
达延汗摇头道:“财货和人口,就算留在大同,来年也随时可以抢走,我怎么可能舍不得?但是,作为蒙古大汗,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顾及各部首领的想法。我舍得丢掉财货,他们却舍不得。如果这次空手而回,各部会在冬天死很多人。”
“杀几个不听话的,便能将他们震慑住。”卜赤道。
达延汗告诫道:“杀人立威,也要有合适时机。现在位于敌境,各部首领都不愿意放弃财货,我杀人就是跟所有部众作对。一次两次可以,多来几次,蒙古大汗就会失去该有的威信,从长远考虑很不值得。”
卜赤问:“那该怎么办?”
达延汗笑道:“跟明军演一场戏。派出部分骑兵,占领撤退要道,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撤走。然后就跟明军每天打仗,不需要硬碰硬,强攻明军大阵是很危险的。明军在等援兵,难道我不是在等部队集结吗?”
卜赤笑道:“等五万多大军集结完毕,我们就能把明军杀得片甲不留!”
达延汗摇头说:“不要轻视任何敌人。我们的骑兵速度更快,很可能集结得也更快,到时候再看情况进行战斗。若战局对我们不利,那就舍弃财货,立即向西撤走。”
“各部首领不反对吗?”卜赤问。
达延汗说:“如果是作战不利而舍弃财货,那我们就有足够理由,杀掉那些不听话的首领。既能保全军队,还能铲除异己。舍弃财货之后,五万多蒙古骑兵,想走就走,想打就打。若明军敢追击,必然拖散阵型,到时候我们就杀回去!明军大败,我们可以拿回财货;明军不追,我们也可撤走,大不了回去的路上再抢一些。”
卜赤崇拜道:“这主意太厉害了!”
达延汗又说:“做出这种部署,是因为明军骑兵不多。你如果跟瓦剌打仗,就不能这样做,因为瓦剌也都是骑兵。”
相比而言,朱厚照显得太嫩。
战前部署,朱厚照做得有板有眼,便是军中宿将都挑不出毛病。可一旦打起仗来,朱厚照就昏招频出,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和战局变化。
历史上,如果不是达延汗撤军途中死了,从而造成蒙古内部纷争战乱,再无能力南下入侵大明边境,这一仗还真不能简单判断谁输谁赢——因为蒙古人兵力损失不大。
达延汗纯属倒霉,就像一个赌场老千,莫名其妙栽在一个刚学会打牌的菜鸟手里。
本文网址:http://www.lvlajiao.com/xs/2/2468/24468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lvlajiao.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