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让位
推荐阅读:山沟里的制造帝国、沧元图、大唐不良人、孙猴子是我师弟、星临诸天、无限先知、超灵气时代、血税、天涯海阁小师妹、娱乐超级奶爸、
李琮立太子的同时,朝堂上也任命了诸多官职。
比如,颜杲卿被任为御史大夫、兼东都留守,张巡被任为汴州刺史,并充任江淮河南转运使,显然都是冲着江淮的粮草。
当时随薛白在常山举旗反正的河北官员,以袁履谦为首,包括饶阳太守卢全诚、清河太守李萼等人也纷纷被加官,他们当中很多已在李光弼勤王时随着退到长安。另外,被薛白策反的河北叛臣,比如严庄,也得到了要职。
哪怕是被薛白策反之后又曾倒向李亨的独孤问俗、李史鱼两人,也被他招募为雍王府录事参军,给他们继续效力的机会。
这些人大多数是河北人或与河北关系匪浅,了解河北局势、同情河北处境,正是薛白特意选出来解决河北问题的。
“不得不承认,河北又乱了。”
中书门下的大衙内摆着大沙盘,薛白指点着,道:“最新的情报,叛军蔡希德所部还在攻取上党郡,完全包括了潞州城。陛下已下旨,让郭子仪救潞州,如今郭子仪与蔡希德对峙于漳水,但此前朝廷内乱带所来的消耗、混乱,还待解决。”
又岂能没问题?一般而言,连皇帝都换了,像郭子仪这种在外掌兵的大将必须回朝向李琮表态献忠,朝中这种声音很多,还是薛白力排众议,要求郭子仪直接率军救潞州。但将心未定、粮草不足,郭子仪安抚将领都难,一时也难以取胜。
“李光弼这边,则不得不退守到这里,河阳。”
薛白指向了沙盘上一个地处黄河北岸、离孟津渡不算太远的地方。
便有官员问道:“李光弼为何后撤?”
“如何能不后撤?”薛白道:“史思明十三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绝不止是为救安庆绪,意在洛阳。李光弼若败,其后方诸州县连粮草尚不能筹措,岂能挡住?到时洛阳再次失守,谁担得起?”
他能体会到李光弼的处境不易,不仅是李光弼,如今在河南的张巡、王思礼、李晟等诸将也是焦头烂额。
“河阳城算是洛阳门户,进可收复河北,退可守卫洛阳,是稳妥之策。”
颜真卿对李光弼的战略还是认可的,可脸色依旧忧虑,道:“倘若史思明趁李光弼立足未稳,立即南下。河阳城池不及修缮,粮草不及储备,甚至河南、淮南诸地官员还未服朝廷调令,恐怕守不住。”
“是啊。”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迎回太上皇,向天下人澄清误会。”颜真卿道,“朝廷令出一门,方可御敌。”
“快了,想必太上皇很快就会回长安。”
对此,薛白也知道,但这种需要皇权才能做到的事,目前他还无能为力。
他在等严武、高适等人的消息。
“还是得阻一阻史思明南下,争取更多时间。”薛白转向一人,问道:“长源兄,你有何看法?”
每次议论局势,他都会把李泌带上。
李泌不愿为薛白出谋划策,往往是置身事外的态度,穿着道袍坐在角落里,与一众官员格格不入。
见他不答,薛白又道:“当时李亨也曾派人与史思明谈判,很多细节你都清楚,说说如何?”
既然连李亨都退位自罪了,此时所议又是御敌平叛的大事,李泌还是开了口。
“忠王之所以能招抚史思明,因为史思明麾下也有些心向朝廷之人,其中关键人物有两个,一个是乌承恩,一个是耿仁智。乌承恩原任信都太守,安禄山起兵时不得已投降史思明,忠王的使者联络了他之后,他极力促成了招抚一事;耿仁智则是史思明的幕僚,劝说史思明接受归义王之位,想必他们也在劝史思明退兵。”
薛白不认为李亨那是招抚,觉得更像是妥协,而要根除患祸,必然先彻底打败史思明,光让他退兵是没有用的。
“如今史思明势大,而王师已误了最好的战机,可有破敌之法?”
“倒有一法。”李泌道:“可许诺乌承恩,允他范阳、平卢二镇节度使之位,只要他能除掉史思明。”
薛白闻言点了点头,却许久没有作声。
独孤问俗想了想,道:“李先生此计妙哉,叛军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史思明原本只是安禄山的部下,如今声势浩大,有取代安庆绪之意,难免有人离心离德,正可利用。”
薛白道:“此计虽好,可……且不说事若不成如何,即使成了,如何彰朝廷威严。以乌承恩取代史思明为节度使,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李泌明白薛白的心意,微微叹息,道:“再目光长远,眼下无兵无粮,朝廷政令不出一门。也唯有徐徐图之,先解燃眉之急了。”
“也好。”
薛白思量了,李泌这计策虽不能根除积弊,可不必有太多损失就能缓解局面,至少没有坏处,确实值得一试。至于更长远的,还是得先解决朝廷自身的问题。
“那便依长源兄之计行事,需遣人联络乌承恩。”
“我可去说服乌承恩。”有人应声而出,却是严庄。
袁履谦见此情形,微微皱眉,心想严庄自告奋勇去出使,莫不是想借机投奔史思明,他遂道:“我亦愿往。”
“我另有要事需袁公赞画,魏州便由严庄去足矣。”
薛白还是相信严庄的,在他还被李隆基视为叛逆时,严庄就能被他策反。如今他跃为雍王,严庄这种野心勃勃之人,必然会想与他一同上进。
商议之后,他私下里又叮嘱了严庄几句话。
“以乌承恩除史思明,事成固然可喜,可你此番前去,至少得拖住史思明南下的脚步,宁可让他称帝,则势必与安庆绪相斗……”
很快,薛白便请来了秘旨,授乌承恩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令他除掉史思明。
严庄心里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重新成为宰相,这次是真正的宰相,对自己此行寄予厚望。
他让人制了一根空心的木杖,将密旨藏入其中,便辞别薛白,踏上了前往魏州的道路。
当他再次来到洛阳,却发现洛阳人心惶惶,官民都在议论叛军又要来了。李光弼就退在不远处的河阳城,消息传得很快。
颜杲卿初到任上,与王思礼、李晟商议之后,虽然也用报纸安抚舆情,却没有明确表示洛阳一定会平安无事,竟有种随时要把人都迁往它处避难的态度。
因为颜杲卿此前与张巡一起守在雍丘,最了解江淮的情形,知道贺兰进明不仅不支援粮草,还有视他们为叛逆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史思明大军一旦过黄河,洛阳根本难以坚守。
“颜公不必忧虑。”严庄道,“我此去,或可为颜公拖延时日,做好应战的准备。”
“希望如此啊。”
两人的关系早在一同在河北为官时就不甚好,如今在一条战线上迎着史思明的十三万大军,终于是放下了個人恩怨。
严庄继续北上,渡过黄河,回到了他熟悉的河北,在兵荒马乱中,直接往魏州去见史思明。
然而,才到魏州城外报了名字,他当即就被捉拿了起来,燕军很粗鲁地把他押到了史思明面前。
“你竟还敢来?”史思明沉声叱道:“把这背主求荣的叛逆剥了皮,掏出他的心肝,祭我大燕圣人!”
“大圣周王,你误会了。”严庄连忙称呼着史思明那自封的奇怪名号,道:“背叛圣人的是李猪儿,我是事后才知道的,当时之所以投降,是为了想办法救出圣人,没想到安庆绪弑君弑父啊!”
史思明抬了抬手,止住了士卒们。
是安庆绪许诺了会把大燕帝位让给他,他才率军南下。可如今相州之围一解,安庆绪也不再提让位之事,似乎想蒙混过去,那么,严庄此来,倒是成了一个人证,让他能名正言顺取代安庆绪。
“安庆绪真弑父了?”
“千真万确。”
史思明道:“唐廷派你来,何事?”
严庄略略踌躇,自嘲地一笑,道:“唐廷发生了一些变故,李亨已退位自罪,李琮成了唐皇帝,下旨称李亨当时许诺的归义王,范阳、平卢节度使不作数,须请大王重新上表到长安称臣请封。”
他话到后来,史思明看他的眼神愈发可怕。
“这样的旨意,你竟敢来宣读?”
“唐廷当中无人敢来出使。”严庄道,“只好由我来了。”
史思明问道:“你不怕死?”
“怕,很怕。”严庄道:“可我无所作为,郁郁不得志。”
史思明脸色愈冷,再次起了杀心。但他还需要用严庄来坐实安庆绪弑父之罪,这才强自忍着。
“我有鸿鹄之志!”严庄道,“我出身虽低贱,却志在掌大权,宰执天下,故而,我当年总是劝先帝起兵。没有我,岂有这大燕?”
激昂地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可惜,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安庆绪绝非良主,唐廷则根本不信任我。惜我身怀凌云壮志,不得施展。故而,唐廷无一人愿来此,而我愿来。”
史思明闻言,站了起来,脸上的杀气渐渐褪下,散发出了雄主的强大气场。
严庄感受到了他的王霸之气,纳头拜倒,道:“臣此来,非为唐廷庸主宣旨,而为投奔世间真龙。”
www.bq46.cc。m.bq46.cc
比如,颜杲卿被任为御史大夫、兼东都留守,张巡被任为汴州刺史,并充任江淮河南转运使,显然都是冲着江淮的粮草。
当时随薛白在常山举旗反正的河北官员,以袁履谦为首,包括饶阳太守卢全诚、清河太守李萼等人也纷纷被加官,他们当中很多已在李光弼勤王时随着退到长安。另外,被薛白策反的河北叛臣,比如严庄,也得到了要职。
哪怕是被薛白策反之后又曾倒向李亨的独孤问俗、李史鱼两人,也被他招募为雍王府录事参军,给他们继续效力的机会。
这些人大多数是河北人或与河北关系匪浅,了解河北局势、同情河北处境,正是薛白特意选出来解决河北问题的。
“不得不承认,河北又乱了。”
中书门下的大衙内摆着大沙盘,薛白指点着,道:“最新的情报,叛军蔡希德所部还在攻取上党郡,完全包括了潞州城。陛下已下旨,让郭子仪救潞州,如今郭子仪与蔡希德对峙于漳水,但此前朝廷内乱带所来的消耗、混乱,还待解决。”
又岂能没问题?一般而言,连皇帝都换了,像郭子仪这种在外掌兵的大将必须回朝向李琮表态献忠,朝中这种声音很多,还是薛白力排众议,要求郭子仪直接率军救潞州。但将心未定、粮草不足,郭子仪安抚将领都难,一时也难以取胜。
“李光弼这边,则不得不退守到这里,河阳。”
薛白指向了沙盘上一个地处黄河北岸、离孟津渡不算太远的地方。
便有官员问道:“李光弼为何后撤?”
“如何能不后撤?”薛白道:“史思明十三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绝不止是为救安庆绪,意在洛阳。李光弼若败,其后方诸州县连粮草尚不能筹措,岂能挡住?到时洛阳再次失守,谁担得起?”
他能体会到李光弼的处境不易,不仅是李光弼,如今在河南的张巡、王思礼、李晟等诸将也是焦头烂额。
“河阳城算是洛阳门户,进可收复河北,退可守卫洛阳,是稳妥之策。”
颜真卿对李光弼的战略还是认可的,可脸色依旧忧虑,道:“倘若史思明趁李光弼立足未稳,立即南下。河阳城池不及修缮,粮草不及储备,甚至河南、淮南诸地官员还未服朝廷调令,恐怕守不住。”
“是啊。”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迎回太上皇,向天下人澄清误会。”颜真卿道,“朝廷令出一门,方可御敌。”
“快了,想必太上皇很快就会回长安。”
对此,薛白也知道,但这种需要皇权才能做到的事,目前他还无能为力。
他在等严武、高适等人的消息。
“还是得阻一阻史思明南下,争取更多时间。”薛白转向一人,问道:“长源兄,你有何看法?”
每次议论局势,他都会把李泌带上。
李泌不愿为薛白出谋划策,往往是置身事外的态度,穿着道袍坐在角落里,与一众官员格格不入。
见他不答,薛白又道:“当时李亨也曾派人与史思明谈判,很多细节你都清楚,说说如何?”
既然连李亨都退位自罪了,此时所议又是御敌平叛的大事,李泌还是开了口。
“忠王之所以能招抚史思明,因为史思明麾下也有些心向朝廷之人,其中关键人物有两个,一个是乌承恩,一个是耿仁智。乌承恩原任信都太守,安禄山起兵时不得已投降史思明,忠王的使者联络了他之后,他极力促成了招抚一事;耿仁智则是史思明的幕僚,劝说史思明接受归义王之位,想必他们也在劝史思明退兵。”
薛白不认为李亨那是招抚,觉得更像是妥协,而要根除患祸,必然先彻底打败史思明,光让他退兵是没有用的。
“如今史思明势大,而王师已误了最好的战机,可有破敌之法?”
“倒有一法。”李泌道:“可许诺乌承恩,允他范阳、平卢二镇节度使之位,只要他能除掉史思明。”
薛白闻言点了点头,却许久没有作声。
独孤问俗想了想,道:“李先生此计妙哉,叛军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史思明原本只是安禄山的部下,如今声势浩大,有取代安庆绪之意,难免有人离心离德,正可利用。”
薛白道:“此计虽好,可……且不说事若不成如何,即使成了,如何彰朝廷威严。以乌承恩取代史思明为节度使,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李泌明白薛白的心意,微微叹息,道:“再目光长远,眼下无兵无粮,朝廷政令不出一门。也唯有徐徐图之,先解燃眉之急了。”
“也好。”
薛白思量了,李泌这计策虽不能根除积弊,可不必有太多损失就能缓解局面,至少没有坏处,确实值得一试。至于更长远的,还是得先解决朝廷自身的问题。
“那便依长源兄之计行事,需遣人联络乌承恩。”
“我可去说服乌承恩。”有人应声而出,却是严庄。
袁履谦见此情形,微微皱眉,心想严庄自告奋勇去出使,莫不是想借机投奔史思明,他遂道:“我亦愿往。”
“我另有要事需袁公赞画,魏州便由严庄去足矣。”
薛白还是相信严庄的,在他还被李隆基视为叛逆时,严庄就能被他策反。如今他跃为雍王,严庄这种野心勃勃之人,必然会想与他一同上进。
商议之后,他私下里又叮嘱了严庄几句话。
“以乌承恩除史思明,事成固然可喜,可你此番前去,至少得拖住史思明南下的脚步,宁可让他称帝,则势必与安庆绪相斗……”
很快,薛白便请来了秘旨,授乌承恩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令他除掉史思明。
严庄心里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重新成为宰相,这次是真正的宰相,对自己此行寄予厚望。
他让人制了一根空心的木杖,将密旨藏入其中,便辞别薛白,踏上了前往魏州的道路。
当他再次来到洛阳,却发现洛阳人心惶惶,官民都在议论叛军又要来了。李光弼就退在不远处的河阳城,消息传得很快。
颜杲卿初到任上,与王思礼、李晟商议之后,虽然也用报纸安抚舆情,却没有明确表示洛阳一定会平安无事,竟有种随时要把人都迁往它处避难的态度。
因为颜杲卿此前与张巡一起守在雍丘,最了解江淮的情形,知道贺兰进明不仅不支援粮草,还有视他们为叛逆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史思明大军一旦过黄河,洛阳根本难以坚守。
“颜公不必忧虑。”严庄道,“我此去,或可为颜公拖延时日,做好应战的准备。”
“希望如此啊。”
两人的关系早在一同在河北为官时就不甚好,如今在一条战线上迎着史思明的十三万大军,终于是放下了個人恩怨。
严庄继续北上,渡过黄河,回到了他熟悉的河北,在兵荒马乱中,直接往魏州去见史思明。
然而,才到魏州城外报了名字,他当即就被捉拿了起来,燕军很粗鲁地把他押到了史思明面前。
“你竟还敢来?”史思明沉声叱道:“把这背主求荣的叛逆剥了皮,掏出他的心肝,祭我大燕圣人!”
“大圣周王,你误会了。”严庄连忙称呼着史思明那自封的奇怪名号,道:“背叛圣人的是李猪儿,我是事后才知道的,当时之所以投降,是为了想办法救出圣人,没想到安庆绪弑君弑父啊!”
史思明抬了抬手,止住了士卒们。
是安庆绪许诺了会把大燕帝位让给他,他才率军南下。可如今相州之围一解,安庆绪也不再提让位之事,似乎想蒙混过去,那么,严庄此来,倒是成了一个人证,让他能名正言顺取代安庆绪。
“安庆绪真弑父了?”
“千真万确。”
史思明道:“唐廷派你来,何事?”
严庄略略踌躇,自嘲地一笑,道:“唐廷发生了一些变故,李亨已退位自罪,李琮成了唐皇帝,下旨称李亨当时许诺的归义王,范阳、平卢节度使不作数,须请大王重新上表到长安称臣请封。”
他话到后来,史思明看他的眼神愈发可怕。
“这样的旨意,你竟敢来宣读?”
“唐廷当中无人敢来出使。”严庄道,“只好由我来了。”
史思明问道:“你不怕死?”
“怕,很怕。”严庄道:“可我无所作为,郁郁不得志。”
史思明脸色愈冷,再次起了杀心。但他还需要用严庄来坐实安庆绪弑父之罪,这才强自忍着。
“我有鸿鹄之志!”严庄道,“我出身虽低贱,却志在掌大权,宰执天下,故而,我当年总是劝先帝起兵。没有我,岂有这大燕?”
激昂地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可惜,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安庆绪绝非良主,唐廷则根本不信任我。惜我身怀凌云壮志,不得施展。故而,唐廷无一人愿来此,而我愿来。”
史思明闻言,站了起来,脸上的杀气渐渐褪下,散发出了雄主的强大气场。
严庄感受到了他的王霸之气,纳头拜倒,道:“臣此来,非为唐廷庸主宣旨,而为投奔世间真龙。”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lvlajiao.com/xs/1/1826/18188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lvlajiao.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