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陈桥兵变半壁江山

推荐阅读:山沟里的制造帝国沧元图大唐不良人孙猴子是我师弟星临诸天无限先知超灵气时代血税天涯海阁小师妹娱乐超级奶爸

    第343章陈桥兵变·半壁江山

    【公元956年,赵匡胤随周世宗征战南唐,再立战功,升任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当时觊觎皇位的还有两人。】

    【一是张永德,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一是李重进,郭威的外甥。】

    【郭威去世前,任命张永德为殿前都指挥使,让李重进担任马步军都虞侯。】

    【高平之战后,李重进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地位高于张永德,引起张永德的不满。】

    【为安抚其情绪,郭荣特设殿前都点检一职由张永德担任,殿前都指挥使一职由赵匡胤接任。】

    ……

    天幕上。

    一块木牌于地中露出一角。

    一双大手将其从地里刨出,衣袖擦拭过木牌,上书三字。

    『点检做』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面沉如水。

    京师流传谣言,北伐路上又遇上这块木牌。

    此时不在意,但心中已埋下怀疑的种子。

    等到自己油尽干枯时定会回想起这句话!

    到时,自己会将张永德撤下换上心腹。

    李重进与张永德是皇亲又是禁军最高将领,两人处处勾心斗角,自己早已不满与防范。

    而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地位较低,又循规蹈矩,所以在禁军中最受自己信任。

    “好一个环环相扣。”

    郭荣看到黄袍顿时明白后面的陆续操作。

    他现在怀疑自己的死真的是病故吗?

    太医没有跟他勾连吗?

    至于是否杀了他……

    郭荣双目微垂。

    若是自己没有加寿,自己也许不会杀他。

    但现在……

    缓缓睁眼。

    “将赵匡胤带来。”

    为什么?

    朕对他不够好吗?

    ……

    【公元959年,周世宗在征辽途中意外获得一块木牌,上书“点检作”三字。】

    【当时京师已盛传“点检作天子”,郭荣意识到禁军将领的威胁。】

    【不久,周世宗病逝,年仅七岁的郭宗训继位。】

    【按周世宗临终前的安排,由宰相范质、王溥知枢密院事,宰相魏仁浦兼枢密使,三相并掌军政大权。】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平章事韩通裁决军务。】

    【李重进被调往扬州,张永德则被罢去殿前都点检之职,调往许州驻守。】

    【赵匡胤则升任殿前都点检。】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挺直腰背,摸着胡须斩钉截铁道:

    “这很显然是在中伤那个张永德。”

    “而这一箭双雕的栽赃木牌是出自谁手,其实只有两种可能。”

    来到了自己熟悉的主场,李渊两只眼睛都在发光!

    “一是李重进一派,一是赵匡胤一派。”

    “但后者可能性更大!”

    李建成有点跟不上自家阿耶的进度。

    关系呢?原因呢?过程呢?

    怎么直接跳到结果了?!

    一旁的李世民轻声道:

    “因为赵匡胤属于张永德派系,要完全摆脱永德的控制,必须把他从殿前司最高的位置上拉下来,自己取而代之。”

    “而赵匡胤北征时始终拱卫在周世宗身边,所以最有机会做手脚。”

    李建成迷茫的看着李世民。

    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

    天上说他俩一个派系了吗?!

    没说你就瞎猜啊!

    我还说是周世宗自己插的牌子为了扳倒张永德呢!

    “哼!”

    一甩衣袖,李建成气冲冲的坐到一旁,拿起拿起杯盏往嘴里灌水!

    李渊与李世民对视一眼。

    莫名其妙……

    ……

    大唐·玄宗时期

    “五代五十三年,竟先后出了十四位君主。”

    李隆基拂袖长叹。

    “晚唐由宦官拥立皇帝,五代由将军拥立皇帝。”

    “王政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

    “藩镇蔑视朝廷,军士胁制主帅,僭乱之极!”

    “而这一切!”

    李隆基盘坐在地,垂头丧气道:

    “源流尽归于朕也。”

    ……

    【公元959年十一月,镇州、定州上奏说: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边境。】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带兵北上抵御。】

    ……

    天幕上。

    晨光破晓。

    大军来到陈桥驿。

    此驿始设于后晋,位于汴梁东北约四十里处,是从京城出发北上前往燕赵的必经之路。

    大军于此处扎营。

    日暮时分。

    军中正歇息休整,突一声大喝道:

    “快看!天上有两個太阳!”

    将士围拢过来,顺着大喝之人的所指仰头看去。

    日暮西沉之时,云层渐厚,日晕模糊。

    一片朦胧中似有两个大光圈,一大一小,一黄一黯。

    但阳光刺眼,终究看不真切。

    “天有岂有二日?人岂有二主!”

    将士们一惊,相互望去却不知是何人说话。

    “听说,离京之前,京城早就传遍了:出军之日将册点检为天子……”

    “脑袋系裤腰上,刀口上舔血,为的就是混个好日子!你们说,那七岁的奶娃娃指望得上吗?”

    “这可是要造反啊?”

    “不是造反,是顺应天意!”

    “主上幼弱,我们出死力破敌,有谁知道?不如先册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为时未晚!”

    话音一落,众将士俱都默默不语。

    随即一众前往赵匡胤的营帐前。

    ……

    【在大军将出之时,京师传言:“将在出征之日,册立点检为天子。”】

    【初三,大军抵达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一个号称谙知天文的军校名叫苗训,指点“日下复有一日”的天象,宣传改朝换代的“天命”。】

    【当夜,将士们相聚议论,决定拥立赵匡胤。】

    【当夜,赵匡胤喝得醉意蒙眬,拥被大睡。】

    【初四清晨,一夜未眠的将士们握刀持剑,环立在赵匡胤帐前。】

    【将刚刚酒醒的赵匡胤拥出账外,披上黄袍。】

    【赵匡胤言:“你们贪图富贵立我,必须听我命令。不然,我不能做你们的主上。”】

    【随后,颁布了入京以后的约束,率大军返回开封。】

    ……

    大汉。

    “高手,这是高手。”

    刘邦捋着胡须言语带笑:

    “这人是布局高手啊,一招一式全部都提前安排好。”

    “酝酿谣言,异像术数,黄袍加身。”

    “看来那郭威对他影响很大啊。”

    “不过,这小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朕打赌,这小子一定在朝中留有后手!”

    吕雉嗤笑一声。

    “谁跟你打赌。”

    “此时禁军上下都是他的人,他既敢返回都城当然是已经拿下城门。”

    “还用你打赌?当我盈儿吗!”

    刘邦倒也不生气,反而是纳闷道:

    “说起盈儿……你说他那么天真是随了谁了?”

    吕雉闻言一阵憋闷。

    我也想知道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将手中的栗子往漆盘中一扔,板着脸一言不发。

    “至高无上的皇权,变成了有兵权、有实力的武人可以随意攘夺之物!”

    “五代乱世,礼义沦丧!”

    “君臣关系成了利合则为君臣,利分即成仇敌!”

    “这天下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统治天下的皇帝由英武的周世宗换成年幼无知幼帝。

    这帮不甘寂寞的禁军将士居然又萌生出效法其前辈贩卖天子的念头!

    赵匡胤的手段就是基于此之上!

    若不是别有居心者积极活动,局面怎能会逐渐失控!

    “呵……”

    刘彻冷笑捡起桌面散落的栗子继续扒着。

    一旁的卫子夫早已习惯这人的喜怒无常,面无表情的吃着栗子。

    刘彻讥讽的看着天幕里的“将军”。

    如此得国,与司马昭何异?

    伱既然做的后人自然也做的。

    而且你还证明了皇帝对武将再好也没用。

    你一死,我必反。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无法解决!

    君臣再也无法相得矣!

    那北宋两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

    【虽然史家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迫不得已。】

    【但事实如何还是有迹可循。】

    【赵匡胤回转开封时,城门早在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的控制之下,大军顺利入城。】

    【时逢早朝,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闻变,没来得及集结军队应变,就被殿前司勇将王彦昇率兵迫逐,合家被杀。】

    【宰相范质要求赵匡胤按儒家的礼仪来完成政权的更替,以显示新朝的合法性,并善待后周皇室的成员。】

    【赵匡胤欣然接受,当日就在崇元殿举行禅让礼。】

    【宰相魏仁浦以没有禅位诏书搪塞时间。】

    【而翰林承旨陶榖立马从袖中拿出禅位诏,交由兵部侍郎窦仪宣读。】

    ……

    大隋。

    “这也太急了。”

    杨坚看的有些不适。

    都是篡位,你干的这么顺畅显得朕很呆很傻啊!

    “唉……怎么人家孩子都这么有脑子呢?”

    杨坚百思不得其解。

    ……

    大唐。

    李世民不在意陈桥兵变赵匡胤知情还是不知内情。

    虽然大军将出之际就有“点检作天子”的谣传。

    军将提前做好足以杀身的黄袍和那个陶穀敢于禅位诏,种种行为都泄露了天机。

    但是!

    只要能结束了五代政局动荡和政变频仍的局面。

    只要有功于历史甚多。

    没人在意他如何得位的细枝末节。

    一如朕身。

    哪怕玄武门之事被骂千载,以不能改变朕是大唐白月光!

    李二凤捻着胡须,面带矜色。

    朕喜欢这三个字。

    白月皎洁,亘照千古!

    不过……

    李世民又想到那北宋二字。

    若是统一天下怎会有什么南北之分?

    北宋……南唐……

    莫不是第二个南北朝?

    我大唐竟恐怖如斯?

    ……

    大唐·懿宗时期

    喝的醉醺醺的李漼则看着天幕大乐不止!

    “哈哈哈哈!”

    “我大唐是玄武门继承制!你们是黄袍继承制!”

    “妙啊!妙!”

    “自此以后!”

    “武将势危矣!”

    “哈哈哈哈!好!好!”

    ……

    大宋·徽宗时期

    王黼看着突然一脸凝重之色的赵佶不明所以,却又不敢开口询问。

    而此时赵佶却一片惊慌。

    对于太祖的那些事他已经完全不关心了。

    因为就在此时此刻,一直不正地方的聪明大脑终于有用了一回!

    朕明明已经收回燕云之地,为什么天幕里会出现北宋二字?

    朕明明已经统一秦汉之地,统一天下了!

    法理上讲应该是大宋才对!

    为什么会是北宋?!

    赵佶越想脸色越黑。

    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

    南边起了叛乱!下一任皇帝没有治住叛乱乱了江山,大宋只剩北方半壁了!

    “可恶!”

    “究竟是谁断了朕的半壁江山!”

    “朕要活剐了他!”

    ……

    www.lvlajiao.com。m.lvlajiao.com

本文网址:http://www.lvlajiao.com/xs/0/399/4327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lvlajiao.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